SMM商机 > 设备 > 环保设备 > 工业空气净化器 > 项目支持-EMS能源管理低碳系统平台+楼宇自控系统+照明+能耗系统厂家解决方案

项目支持-EMS能源管理低碳系统平台+楼宇自控系统+照明+能耗系统厂家解决方案

1000 / 更新时间:11月3日
品牌

亚川1866873181

型号

EMS

规格

标准规格

货物所在地

陕西 西安市

供货量

1000

查看名片
  • 产品详情
  • 查看名片
产品名称 工业空气净化器
类别 设备
品牌 亚川1866873181
型号 EMS
规格 标准规格

项目支持-EMS能源管理低碳系统平台+楼宇自控系统+照明+能耗系统厂家解决方案

EMS(能源管理系统)低碳系统平台是基于数字化技术,整合能源监测、分析、优化、控制及碳排放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核心目标是通过精细化能源管理实现 “降碳、节能、增效”,助力建筑、园区、工业等场景达成低碳转型目标。以下从核心定义、功能模块、关键特性、应用场景、实施价值及选型要点等方面展开说明:

一、核心定义与定位

EMS 能源管理低碳系统平台以 “能源流 + 碳流” 双维度管理为核心,通过对水、电、气、热、可再生能源等各类能源的实时监测,结合碳排放核算、分析与优化算法,实现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可视化、可控化、最优化。它不仅是能源管理的工具,更是支撑低碳战略落地的 “数字神经中枢”,连接能源设备、业务流程与低碳目标。

亚川科技联系 一八零、六六八七、三一八一(侯经理)、20年专注于IBMS系统集成3D可视化数字孪生管理平台、建筑设备一体化监控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楼宇自控DDC系统、冷热源群控系统、空气质量监控系统、智能照明系统、能源能耗管理系统、FMCS厂务信息管理系统,DCIM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空气流向管理系统、消防防排烟一体化监控系统。

二、核心功能模块

平台功能需覆盖 “监测 - 分析 - 优化 - 控制 - 溯源” 全流程,具体包括:

1. 全品类能源监测与计量

实时采集:通过智能传感器、智能电表 / 水表 / 气表、PLC 等设备,实时采集电(高压 / 低压 / 分项)、水(冷水 / 热水 / 中水)、燃气、蒸汽、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数据,精度需满足行业计量标准(如建筑领域分项计量到 “楼层 - 区域 - 设备”)。

数据可视化:通过仪表盘、趋势图、能耗地图等形式,直观展示能源消耗总量、峰值、时段分布、设备能耗排名等,支持按日 / 周 / 月 / 年维度统计。

2. 碳排放核算与管理

碳源识别:自动识别直接排放(如燃气燃烧)、间接排放(如外购电力)、其他间接排放(如物料运输)等碳排放源,适配《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等规范。

实时核算:基于能源消耗数据(如电力消耗 × 区域电网排放因子)、活动数据(如燃气用量 × 燃烧排放因子),自动计算碳排放总量、单位面积 / 单位产值碳强度,生成碳排放日报 / 月报 / 年报。

碳足迹追踪:支持对重点用能设备、生产环节的碳排放溯源,明确低碳改进的关键节点。

3. 能耗与碳排放分析

对比分析:与历史同期、行业基准值、节能目标值对比,识别能耗 / 碳排放异常(如某区域能耗突增)。

归因分析:通过算法定位异常原因(如设备故障、运行策略不合理、负荷波动等),生成诊断报告。

趋势预测:基于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未来能耗与碳排放量,为低碳规划提供数据支撑(如预测季度碳配额缺口)。

4. 节能与低碳优化控制

负荷优化:针对空调、照明、生产设备等重点耗能系统,结合峰谷电价、碳排放因子时段差异(如电网绿电占比高的时段优先用能),自动生成优化策略(如空调温度动态调节、设备错峰运行)。

可再生能源消纳:对接光伏、储能系统,优化风光储充协同运行(如光伏富余电量优先自用,不足时补充电网电),提升绿电占比。

设备能效优化:通过分析设备运行参数(如空调 COP 值、电机负载率),识别低效设备,推送维护或替换建议(如淘汰高耗能电机)。

5. 目标管理与考核

指标拆解:将总节能目标、碳减排目标拆解到部门、区域或设备(如 “某车间季度能耗降低 5%”“园区年度碳排放强度降至 0.2tCO₂/m²”)。

考核闭环:自动统计各责任主体目标达成率,生成考核报表,联动奖惩机制。

6. 合规与报告输出

自动生成符合行业要求的报告,如建筑领域的《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报告》、工业领域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碳排放领域的《温室气体核查报告》等,减少人工填报工作量。

三、关键技术特性

实时性:数据采集频率需满足管理需求(如电力数据秒级 / 分钟级,水、气数据小时级),确保异常能被及时发现。

智能化:内置 AI 算法(如负荷预测、异常检测、优化调度模型),减少人工干预,提升决策效率。

兼容性:支持与 BAS(楼宇自控)、IBMS(集成管理系统)、PLC、SCADA、智能表计等系统 / 设备对接(通过 Modbus、BACnet、OPC UA、MQTT 等协议),实现数据互通。

安全性:具备数据加密、权限分级(如管理员 / 运维员 / 决策者不同权限)、备份与灾备功能,保障能源数据安全。

扩展性:支持随着低碳需求升级(如新增碳交易、绿电溯源功能)灵活扩展模块。

四、典型应用场景

EMS 低碳系统平台的应用场景广泛,核心聚焦于高耗能、高碳排放领域:

商业建筑 / 综合体:通过监测空调、照明、电梯等设备能耗,优化运行策略(如下班时段自动降低空调负荷),结合光伏幕墙、储能系统提升绿电使用,降低碳排放。

产业园区:整合园区内企业、公共设施的能源数据,统筹风光储充系统调度,实现园区级 “源网荷储” 协同,降低整体碳强度。

工业企业:针对钢铁、化工、制造等高耗能行业,监测生产环节能耗(如高炉、锅炉),优化工艺流程(如余热回收),核算产品碳足迹,支撑绿色制造。

公共机构:如政府大楼、医院、学校,通过能耗定额管理、行为节能引导(如公示区域能耗排名),达成节能降碳目标。

五、实施价值

降碳减排:通过优化用能结构、提升能效,直接减少碳排放(如某商业园区应用后,年度碳排放降低 15%-20%)。

成本节约:降低能源采购成本(如峰谷电价优化可节省电费 10%-15%)、减少设备维护成本(通过预测性维护避免故障停机)。

管理升级:从 “事后统计” 转向 “实时管控”,提升能源管理效率(如人工抄表工作量减少 80%)。

合规与品牌:满足国家 “双碳” 政策要求(如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提升绿色品牌形象,助力获取绿色信贷、碳交易收益。

六、选型要点

选择 EMS 低碳系统平台时,需重点关注以下维度:

功能适配性:是否匹配自身场景(如工业需侧重生产环节能耗分析,建筑需侧重设备分项计量),碳排放核算是否覆盖自身碳源类型。

数据兼容性:能否与现有设备(如智能表计、BAS 系统)无缝对接,避免 “数据孤岛”。

算法成熟度:优化控制算法是否经过实际验证(如某平台在同类园区的节能效果案例),预测精度是否满足需求。

服务能力:供应商是否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如实施调试、人员培训、算法迭代),能否响应政策更新(如碳排放因子调整)。

成本效益:综合考虑初期投入(硬件 + 软件 + 实施)与长期收益(节能降碳金额),优先选择 “按效果付费” 或模块化部署的方案(降低初期风险)。

总结

EMS 能源管理低碳系统平台是 “双碳” 目标下的核心数字化工具,其价值不仅在于 “看得见能耗、算得清碳排放”,更在于通过智能化手段推动能源管理从 “被动应对” 转向 “主动优化”。在选型与实施中,需结合自身场景的能源结构、碳源特性与管理目标,选择 “功能实用、数据互通、持续迭代” 的解决方案,才能真正实现 “节能降碳” 与 “管理提效” 的双赢。

联系方式
销售经理
西安亚川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号码 18066873181
电话 18066873181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翠华路60号
user_img

使用 微信 扫一扫

加入我的“名片夹”

在线客服
扫码进群

扫码进群

扫码进群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手机访问

微信扫一扫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