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基合金N06002(Hastelloy B-2)百科解析
一、核心特性定位
N06002属钼强化型镍基耐蚀合金,在还原性酸介质(盐酸、硫酸)及高温卤素环境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但需避免氧化性工况。其价值核心在于:
耐还原酸腐蚀:盐酸(全浓度/温度)、硫酸(≤70℃)
抗局部腐蚀:耐点蚀、应力腐蚀开裂(SCC)
工艺兼容性:兼具热成型与冷加工能力
二、成分体系解析(wt%)
元素
作用
控制范围
Ni
基体(耐蚀基石)
≥65%
Mo
还原介质耐蚀核心
26.0-30.0%
Cr
有限添加(控杂质)
≤1.0%
Fe
杂质控制
≤2.0%
C
晶间腐蚀抑制
≤0.02%
Co
高温强化
≤1.0%
Mn
脱氧剂
≤1.0%
Si
脱氧剂
≤0.10%
S
热脆性控制
≤0.010%
关键提示:
低Cr/Fe设计:确保在盐酸中稳定性,采购需警惕成分超标导致耐酸性能劣化
C≤0.02%:防止碳化物析出引发晶间腐蚀,须查验熔炼报告
三、制造标准与认证依据
1. 热轧棒材(直供或管件原料)
ASTM B574:热轧/锻制棒材主标准
尺寸公差:执行ASTM B574或AMS 5754(航空衍生标准)
表面状态:热轧+酸洗(HRAP)或磨光(PG)
2. 管件(弯头、三通等)
成型标准:ASTM B366(锻造件)、ASTM B622(无缝管延伸)
连接标准:ASME B16.9(对焊管件)、ASME B16.11(承插焊/螺纹)
压力容器认证:需提供ASME Section VIII材料认证
四、采购技术关注点
工况匹配性验证
禁止用于含Fe³⁺/Cu²⁺离子的氧化性酸(如硝酸)
温度>650℃时可能发生σ相脆化,需评估热循环工况
文件化要求
材质证书(MTC):符合EN 10204 3.1或3.2级
熔炼分析报告:重点核查Mo≥26%、C≤0.015%
无损检测:棒材UT检测(ASTM B574要求),管件RT/PT(按B366)
替代风险提示
N10665(UNS编号)与N06002成分等效,但慎用B-2旧牌号(可能指代早期高碳版本)
不可与N10276(哈氏C-276)混淆,后者含Cr适用于氧化环境
五、应用场景指南
图表
代码
下载
典型应用领域
化学加工
制药反应器
酸洗设备
盐酸回收系统
醋酸裂解
催化剂支架
钛材酸洗槽
六、采购决策清单
确认介质还原性(氧化性离子浓度≤50ppm)
要求供应商提供PREN值(耐点蚀当量,N06002≈35)
管件优先选择固溶态(Solution Annealed)
验证热处理工艺:1065-1120℃水淬
结语
N06002的采购核心在于成分精确性与工况适配性。采购过程中需强化与设计部门的技术联动,重点监控Mo/Cr含量边界及热处理记录,避免在氧化性环境中误用。对于高参数项目,建议指定AMS 5754标准以获得更严苛的冶金控制。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