铧云
铧云
铧云
河南 郑州市
100000
阴极保护测试桩是监测埋地金属管道(如燃气、输油、给排水管道)阴极保护系统运行状态的核心节点,检测的数据是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核心指标,通过分析电位、电流、电阻等参数,可精准诊断管道腐蚀风险、系统故障、潜在风险及优化保护策略,并预防安全事故。
常见检测数据及其意义如下:
极化电位
定义:管道相对于参比电极(如硫酸铜电极)的电位值,反映阴极保护效果。正常范围:-0.85V至-1.20V(CSE)。
1、电位过正(>-0.85V):管道未充分保护,可能因阴极保护电流不足、阳极失效或防腐层破损导致腐蚀加速。
2、电位过负(<-1.20V):可能引发过保护,导致防腐层剥离、氢脆或涂层下金属腐蚀。
3、电位波动:可能由杂散电流干扰、土壤电阻率变化或阴极保护系统不稳定引起。
二、保护电位(通 / 断电电位):
1、通电电位:阴极保护系统运行时测量的管道电位(包含土壤 IR 降,即电流通过土壤的电压损失)。
2、断电电位:瞬间切断保护电流后测量的电位(消除 IR 降,更接近管道真实极化状态)。三、自然电位
定义:管道未受阴极保护时的电位值,反映土壤环境腐蚀性。
1、自然电位较正(如-0.60V):土壤腐蚀性弱,可适当降低阴极保护强度。
2、自然电位较负(如-0.90V):土壤腐蚀性强,需强化阴极保护或增加防腐层厚度。
四、杂散电流干扰数据
定义:在城镇区域,管道可能受周边高压电缆、电气化铁路等产生的杂散电流干扰(杂散电流会导致管道局部 “阳极化”,加速腐蚀),测试桩可测量管道的杂散电流密度或干扰电位。
1、干扰源定位:若检测到管道存在正向电流(杂散电流流出管道),说明该区域为腐蚀风险点,需结合数据判断干扰源(如附近变电站、轨道交通),采取排流措施(如安装排流桩)。
2、防护有效性验证:通过对比杂散电流处理前后的数据,评估排流系统是否有效降低干扰,避免管道因杂散电流导致的局部穿孔。
五、交流干扰电压
管道因附近交流电源(如高压电缆、铁路)产生的感应电压,安全限值:≤15V(峰值)。
1、电压超标:可能引发电击风险、加速防腐层老化或导致氢脆。
2、需采取排流措施:如安装接地电池、极性排流器或固态去耦合器
六、金属结构腐蚀速率
通过定期检测金属结构的腐蚀速率,可以评估阴极保护测试桩的防腐效果。腐蚀速率可以通过测量金属结构的腐蚀深度、重量损失或使用腐蚀速率测量仪器来获取。这一数据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腐蚀问题,延长金属结构的使用寿命。
阴极保护测试桩检测的数据是管道防腐系统的“体检报告”,其意义在于:量化保护效果、指导精准维护、预防安全事故;通过科学分析这些数据,可实现从“被动抢修”到“主动预防”的转变,这些数据为后续的维护和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延长管道等金属结构的使用寿命,保障其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