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云
华云
华云
河南 郑州市
100000
GH环形钢管杆避雷针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尖端放电和雷电先导理论,通过接闪、导流、泄放和抗侧击四个核心环节,实现对雷电的防护。
接闪-导流-泄放
接闪(雷电吸引)
尖端放电效应:避雷针顶端(铜包钢针尖)通过尖端聚集电场,主动引导雷电优先击中接闪器,避免雷击随机落在保护区域内。
保护范围计算:采用滚球法(GB 50057标准),根据针塔高度确定保护半径(例如15米塔保护半径约25米)。
导流(电流传输)
低阻抗路径:环形钢管杆作为主导体,利用钢管的高导电性(电阻率≤0.1Ω·m)和环形结构的电磁屏蔽特性,将雷电流快速导入接地系统。
结构优势:环形钢管比传统角钢塔减少20%-30%的感抗,降低雷电流传输过程中的感应过电压风险。
泄放(接地分散)
接地网系统:雷电流通过镀锌扁钢接地线(40mm×4mm)导入地网,利用多点接地极(垂直接地体+降阻剂)将电流分散至大地,确保接地电阻≤10Ω。
防反击设计:环形钢管与建筑钢筋等电位连接,避免雷电流泄放时产生跨步电压或设备损坏。
抗侧击
避雷针的结构设计能够抑制由于接闪器接闪引起的对被保护物的侧击。当雷电击中建筑物时,避雷针能够有效地将雷电流分散,减少建筑物的损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