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商机 > 电解铜圈 > 陈飞 > CuZn36Pb3铅黄铜板耐腐蚀性百科解析

CuZn36Pb3铅黄铜板耐腐蚀性百科解析

4月10日

CuZn36Pb3铅黄铜板耐腐蚀性百科解析

一、材料概述

CuZn36Pb3(国际通用代号为C3771或CW612N)是一种典型的含铅易切削黄铜,属于铜锌合金(黄铜)家族中的重要分支。其名称中的“CuZn36”表示铜含量约60%~63%,锌含量约36%~39%,铅含量约3%。铅的加入显著提升了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精密机械零件制造。然而,铅的存在也对材料的耐腐蚀性产生一定影响,需结合具体环境分析其腐蚀行为。

二、化学成分与微观结构特征

主要成分

铜(Cu):60%~63%(基体元素)

锌(Zn):36%~39%(主要合金元素)

铅(Pb):2.5%~3.7%(以游离颗粒形式存在)

微量杂质(如Fe、Ni等):<0.5%

微观结构
在α+β双相黄铜基体中,铅以孤立颗粒或细小弥散相分布于晶界及晶内。铅与铜、锌几乎不固溶,这种物理分散状态使其在腐蚀过程中可能成为局部电化学反应的活性位点。

三、耐腐蚀性表现及影响因素

常规环境适应性

大气环境:在干燥洁净空气中,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Cu₂O/ZnO),表现出良好的耐候性,年腐蚀速率<0.002 mm/年。但在工业大气(含SO₂、NOx)或海洋大气(含Cl⁻)中,腐蚀速率可升高至0.01~0.03 mm/年。

淡水介质:中性淡水(pH 6.5~8.5)中耐蚀性较好,但流动水体可能加速脱锌腐蚀。硬水中CaCO₃沉积可形成保护层,抑制腐蚀。

特殊环境响应

酸性环境(pH<5):H⁺侵蚀导致锌优先溶解(脱锌腐蚀),铜基体多孔化,腐蚀速率显著升高。铅颗粒可能加速局部微电池反应。

碱性环境(pH>10):耐蚀性优于酸性条件,但强碱可能导致表面钝化膜溶解,引发均匀腐蚀。

含氯介质(如海水):Cl⁻穿透氧化膜引发点蚀,铅颗粒周围易形成腐蚀坑,长期暴露需配合阴极保护或涂层防护。

典型腐蚀类型

脱锌腐蚀:锌选择性溶解后,残留多孔铜结构导致力学性能劣化。可通过添加微量As、Sb抑制。

应力腐蚀开裂(SCC):在氨、汞盐等特定介质中,残余应力与腐蚀协同作用引发裂纹扩展。

晶间腐蚀:铅在晶界富集可能成为腐蚀通道,但CuZn36Pb3对此敏感性较低。

四、腐蚀防护与使用建议

表面处理技术

化学钝化(如铬酸盐处理)可增强氧化膜致密性。

电镀镍、锡或涂覆环氧树脂适用于高腐蚀风险环境。

设计优化方向

避免与异种金属(如钢、铝)直接接触,防止电偶腐蚀。

减少残余应力(退火处理)以降低SCC风险。

适用场景推荐

优先用于低腐蚀负荷环境:干燥仪器部件、阀门壳体、装饰件等。

慎用于酸性化工环境、高温高压海水系统等极端条件。

五、总结

CuZn36Pb3铅黄铜在常规环境中展现出可接受的耐腐蚀性,其腐蚀行为受环境介质、微观结构及表面状态多重影响。铅的添加虽对切削性能有利,但也引入了局部腐蚀风险。实际应用中需通过材料选型、环境控制与表面防护的综合策略,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对于高腐蚀性工况,建议选用无铅黄铜(如HSn70-1)或铜镍合金等更耐蚀材料替代。

全部评论

评论

联系方式
暂未填写职位
上海商虎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手机号码 13918129114
电话 13918129114
地址 奉浦大道111号
user_img

使用 微信 扫一扫

加入我的“名片夹”

在线客服
扫码进群

扫码进群

扫码进群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手机访问

微信扫一扫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