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 环洋市场咨询机构出版了一份详细的、综合性的调研分析报告【全球无氧铜行业总体规模、主要厂商及IPO上市调研报告,2024-2030】。本报告研究全球无氧铜总体规模,包括产量、产值、消费量、主要生产地区、主要生产商及市场份额,同时分析无氧铜市场主要驱动因素、阻碍因素、市场机遇、挑战、新产品发布等。报告从无氧铜产品类型细分、应用细分、企业、地区等角度,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包括产量、产值、均价、份额、增速等关节指标,历史数据2019-2023,预测数据2024-2030。
根据本项目团队最新调研,预计2030年全球无氧铜产值达到13980百万美元,2024-2030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3%。
无氧铜(Oxygen Free Copper,简称OFC)是一种具有极低氧含量的铜合金,通常含氧量不超过0.001%。它通过特殊的冶炼过程去除了铜中的氧气,确保铜的纯度更高。无氧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抗腐蚀性以及较高的机械性能,常用于要求高导电性和耐用性的应用中。
无氧铜的特点:
高导电性: 无氧铜的电导率比普通铜更高,因为其含氧量低,减少了氧化物对电流传导的干扰。其电导率通常可达到101%以上(相对国际标准的铜)。
优异的抗腐蚀性: 由于氧含量极低,无氧铜能够抵抗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侵蚀,表现出更好的抗腐蚀性,特别适合用于电力和电子设备中,能提高耐用性。
较低的杂质: 无氧铜的生产过程中通过脱氧处理去除了杂质,如氢气、二氧化碳等,这些杂质可能会影响铜的导电性和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 无氧铜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成型性,能够制造精细的铜线、铜带等,常见于高端电子和电力工程中。
高温性能: 无氧铜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也比含氧铜要好,适用于高温下工作环境的设备。
无氧铜(Oxygen Free Copper, OFC)是一种高纯度的铜材料,具有非常低的氧含量,通常用于高端电子、音响、通信和其他要求高导电性和高可靠性的领域。无氧铜市场的趋势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技术进步、需求增长、全球经济形势等。以下是无氧铜市场的一些主要趋势:
1. 高端电子产品需求增长
无氧铜的导电性比普通铜更强,因此在高端电子产品中具有广泛应用。例如,无氧铜常用于制造高质量的音频线材、连接器、通讯电缆、电脑组件等。随着智能手机、电视、音响设备、计算机硬件等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对无氧铜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2. 高质量电缆和导线的需求
在高频、高温和大电流的应用场景中,无氧铜因其优异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被广泛使用。尤其在电力、汽车、铁路等行业中,对高质量电缆和导线的需求持续增加,从而推动了无氧铜的市场需求。
3. 音响设备领域的应用
无氧铜在音响设备中的使用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在高端音响和汽车音响系统中。无氧铜能够提供更好的声音传输效果和更少的信号损失,因此在音响领域具有广泛的市场潜力。
4. 新兴市场的推动
随着亚洲(特别是中国、印度)的快速工业化进程,无氧铜市场在这些新兴市场的需求不断上升。尤其是在中国,随着电子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整个铜市场(包括无氧铜)都在经历显著增长。
5. 电动汽车(EV)及可再生能源领域
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可再生能源的增长为无氧铜市场带来了新的机会。在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中,无氧铜被用于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机控制系统、充电基础设施等领域,这些都是对高导电性材料的高度依赖。
在消费方面,亚太地区是最大的消费国,在2023年占全球消费市场的份额超过60%。全球主要无氧铜制造商包括Metrod Holdings Berhad, Aurubis, Wieland-Werke, SAM Dong KGHM Polska Miedz, Mitsubishi Materials, Sh Copper Products, KME Germany, Aviva Metals, Citizen Metalloys, Ningbo Jintian Copper, Jiangsu Xinhai and Wangbao Group等。行业集中度较低,全球排名前五的厂商约占市场销售额的20%以上。
根据不同产品类型,无氧铜细分为:无氧铜杠、 无氧铜条、 无氧铜棒、 其他
根据无氧铜不同下游应用,本文重点关注以下领域:电子与电力产品、 汽车与航天航空、 其他
本文重点关注全球范围内无氧铜主要企业,包括:Metrod Holdings Berhad、 力博集团、 宁波金田铜业、 江苏鑫海高导新材料、 Aurubis、 Wieland-Werke、 SAM Dong、 KGHM Polska Miedz、 江苏万宝铜业集团、 Luvata、 Mitsubishi Materials、 SH Copper Products、 KME Germany、 Aviva Metals、 Citizen Metalloys、 虹华科技、 沈阳有色金属加工、 恒吉集团、 古河电气工业、 金川集团、 广东金铜。
全部评论